


半城煙花半城仙
漫步在這座“活著的古城”
五步一寺,十步一廟
紅磚古厝,古街小巷
讓我會覺得在下一個街口,
舉頭三尺,便遇見屬于我的神明
刺桐花和紅磚厝
兩種紅色烙印來自這里的血液
既書寫歲月,又承載尋常

泉州,作為中國唯一一座世遺城市,
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世界宗教博物館”
也是“東方文化之都”、閩南文化發祥地
這座古樸文藝的海邊小城
巷子深處有佛塔庇佑
伊耶佛三教可以并行在一條路上

“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這是白巖松來泉州時曾留下的一句話

漫步在這樣一座有著極強歷史底蘊的古城里
隨處可見的紅磚古厝、古樸的小巷
寺廟里溢出縹緲的香霧
遠處傳來的悠長動聽的南音
.在此感受泉州獨特的歷史之美


泉州的一磚一瓦都是歷史
泉州的一街一巷都有故事
來泉州吧在這個所到之處皆是風景的城市
開啟一趟古今交疊的奇幻之旅!



開元寺
泉州,古稱“泉南佛國”,
被譽為全國神仙最密集的城市,
近乎擁有全國大半的寺廟。

開元寺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廟,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寺內最有特色的是東西石塔、鎮國塔、仁壽塔。
它們是中國最高的一對石塔。
他們經受了8級地震和多次臺風的考驗,依然屹立不倒。



西街?小西埕
西街,象征著泉州的繁榮,默默見證了泉州千百年的變遷。
至今仍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
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0余處。
漫步于此,你會有一種置身唐宋繁華都市的感覺。

“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背景墻,
這句話是白巖松來泉州參加活動時說的,
現在是一個網紅打卡點。

西埕,是泉州古城改造的一個縮影,
站在西街的高處,可以看到千年古剎開元寺,西街的市井熱鬧,在這里穿越時空,感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




洛伽寺
漂浮在海上的佛國一洛伽寺,位于石獅市閩南黃金海岸東畔宮嶼島,面對臺灣海峽,占地面積二十余畝。洛伽寺是少有的建于海邊的寺廟,可謂寺在海上,廟駕蛟龍。這里是你可以感受佛教的宏大氣度與大海的海納百川氣勢的地方。



如遇漲潮
洛伽寺看上去就像在海上漂浮
因此被稱為“蓬島佛國”
洛伽寺舉世罕見的一島一寺建筑
使得無數游客慕名而來。

南少林
泉州少林寺,又名鎮國東禪寺,俗稱南少林,位于泉州清源山東麓,相傳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閩所建。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經歷幾度興廢,史跡猶存。(可自行打車前往參觀,都離得比較近)


蟳埔漁村
蟳埔村是一個地道的漁村
位于泉州市豐澤區豐海路
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這里以盛產紅蟳、蚵蝦而聞名
蟳埔村有兩大特色文化,蚵殼厝建筑和頭戴簪花的蟳埔女
還可打扮成蟳埔女的造型拍照紀念


走進蟳埔村
隨處可見成群結隊來體驗簪花的游客隊伍
頭戴簪花圍、飛揚的馬面裙,
整座村莊好似變成了一座行走的花都





快來!!!get 穎寶同款~
《上城士》雜志攜手趙麗穎女士
一同來到泉州
在豐澤體驗了一把蟳埔文化風情

梧林傳統村落
中西合璧的傳統村落【梧林傳統村落],
因“栽下梧桐樹,能引鳳凰來”而得名,
起于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閩南傳統民居古大厝、中西合璧民居以及哥特式、
古羅馬式洋樓136幢,這里紅磚古厝、
飛檐翹角彰顯閩南建筑特色!


閩南傳統民居古大厝、中西合璧民居以及哥特式、
古羅馬式洋樓136幢,這里紅磚古厝、
飛檐翹角彰顯閩南建筑特色!

泉州木偶戲
泉州提線木偶戲,又稱“泉州傀儡戲”,古稱“懸絲傀儡”,保存了大量古代閩南語系地區的民間信仰以及婚喪喜慶等習俗內容。




初溪土樓
初溪土樓群位于福建省永定區下洋鎮初溪村,自明代至現代,歷經數百年建成,為徐氏家族聚居地,總面積為14.72公頃,初溪土樓群是永定區內最原始、最具客家人文色彩的土樓,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土樓群”


由五座圓樓和數十座方樓(主要有集慶樓、余慶樓、繩慶樓、華慶樓、庚慶樓、錫慶樓、福慶樓、共慶樓、藩慶樓、善慶樓等)組成,主要種類有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六角形等。溪土樓群的樓名中間都帶有一個“慶”字,以示人丁興旺、萬事如意。初溪土樓群獨特的建筑風格和古老的韻味體現出較高的美學和歷史價值,顯示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初溪土樓群建筑規模和建筑藝術營造的文化氛圍為世界各地少見,展示了中原遺風和客家民風

《大魚海棠》取景地

以下圖片都是參考酒店圖片


以上圖片大部分領隊實拍,部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